20210210更新
手機-同文輸入法 設定檔《 注音 洋蔥 mix‧in 版 》
設定檔下載:
另有『同文 注音洋蔥純注音版』:http://deltazone.pixnet.net/blog/post/321396937
另有『同文 注音洋蔥plus版』:http://deltazone.pixnet.net/blog/post/348003908
另有『同文 注音洋蔥雙拼版』:https://deltazone.pixnet.net/blog/post/360004547
安裝啟用:
- Play 商店安裝「同文輸入法」或 使用檔案內附 apk。先「部署」設法使預設方案能啟用,如還無法啟用預設,可試「輸入」→「回廠」。
- 上面連結下載設定檔,並解壓縮。選擇欲使用方案(設定檔)之資料夾。
- 把「opencc」資料夾裡的文件,放入手機「rime」資料夾中的「opencc」資料夾內。其餘檔案( .yaml )放入「rime」資料夾內。
- 進入 「選單 」→「方案」,啟動「《洋蔥手機注音mixinS》」「 系列符號(注音)」「 注音文(注音)」三方案。選擇使用方案「《洋蔥手機注音mixinS》」。
- 進入 「選單 」→「整體設定」→「鍵盤」→「主題」,選擇「洋蔥注音_M」。
- 看到「注音鍵盤」且「↵」(Enter) 鍵為橘色,完成!
注意:3.1.2 版與 Google Play 上的 3.1.3 版都通用「洋蔥注音_M」該設定檔。但之前的版本則無法適用!
注意:三個「洋蔥注音_L」「洋蔥注音_M」「洋蔥注音_H」鍵盤設定檔,主要差別為鍵盤高低。因其中程式碼有相互引用之情形,且引用了「默認( trime )」中的程式碼,故皆須置入手機內,或只保留「默認( trime )」和「洋蔥注音_M」,否則會有問題。
● 主鍵盤(mix‧in版)
(長按鍵位,會出現該鍵位上方灰色標示之一系列相關符號)
( ‹› 為直出該全形標點並整句上屏,ascii_mode 下 ‹› 也還是輸出全形標點)
(以上兩點設置,為了讓 ascii_mode 英文模式下,標點符號輸入時,全形半形較清楚)
● emoji 符號表
(白色版面:上下滑動翻頁,左右滑動換項目)
(如出現豆腐塊係因字型不包含該 emoji ,可添加字型解決。)
● 顏文字
(白色版面:左右滑動換項目)
● 字彙後面跟隨相關 emoji ( opencc 功能)
● 數字鍵盤(主鍵盤 ✻ 鍵位向上滑動)
● 方向鍵盤( Shift 鍵位向上滑動)
● 鍵盤設定頁面(長按空白鍵)
特點說明:
● 以注音的〔聲調〕區分不同語言;以〔次後綴〕在同一語言下再區分不同屬性,如:〈大小寫〉和〈平片假名〉等。
※ 一個外語單字母〔全碼〕:「字碼」+「次後綴」+「語言補碼(聲調)」。
⒈ 「 6 ( ˊ 二聲)」
⇨ 《日語》〈平假名〉 ● 例:m i ,6 ⇨ み
⇨ 《日語》〈片假名〉 ● 例:m i .6 ⇨ ミ
⒉「 7 ( ˙ 輕聲)」
⇨ 《韓語》〈含字母〉 ● 例:c h 7 ⇨ 대
⒊「 空格 ( 一聲)」
⇨ 《拉丁字母》〈小寫〉 ● 例:a / 空格 ⇨ a
⇨ 《拉丁字母》〈大寫〉 ● 例:a ; 空格 ⇨ A
- 「字碼」+「語言補碼(聲調)」 → 只會輸出《拉丁字母》〈小寫〉和 《日語》〈平假名〉。
- 「字碼」+「大小寫 或 平片假名 次後綴」+「語言補碼(聲調) 」→ 〈大小寫〉和〈平片假名〉都可輸出。
PS:輸入《拉丁字母》時,尾綴單用「空白鍵」〔語言補碼〕就可確定為〈小寫〉。輸入《日語》時,尾綴單用「 6 ˊ 」〔語言補碼〕就可以確定為〈平假名〉。欲〈大寫〉就多打一個「 ; 」〔次後綴〕,〈片假名〉就多打一個「 . 」〔次後綴〕。
● 多國語言編碼請參考:
拉丁、希臘、西里爾 字母:
http://deltazone.pixnet.net/blog/post/257821192
韓文:
http://deltazone.pixnet.net/blog/post/264243364
日文:一般日語標準羅馬字輸入。
● 《注音》和《外語》可省略〔聲調〕,為〔簡化打法〕,〈平假名〉和〈小寫〉可不用打〔次後綴〕,視為〔全碼〕。
如:英語「auto」,
〔全碼1〕「a」「/」「空格」「u」「/」「空格」「t」「/」「空格」「o」「/」「空格」
〔全碼2〕「a」「空格」「u」「空格」「t」「空格」「o」「空格」
〔簡化1〕「a」「u」「t」「o」。
〔簡化2〕「a」「/」「u」「/」「t」「/」「o」「/」。
● 〔簡化打法〕同注音的〔聲調〕。不管何種語言,當〔全碼〕與〔簡化打法〕重碼時,選單中只會出現〔全碼〕的選項。
例:某些省略聲調的〔簡化打法〕,當《拉丁字母》(英語) 詞彙太短,且與《注音全碼》(一聲) 同碼時,會不在選單中。
如:「vm」 打「v」「m」「空格」,與「ㄒ」「ㄩ」「 ˉ 」(需)相同碼,全碼「需」( ㄒㄩˉ ) 顯示,但〔簡化打法〕將不顯示,故選單中沒有「vm」。打〔全碼〕「v」「空格」「m」「空格」方可。其他外語同。
● 詞庫有的詞,可在選單中選到。詞庫沒的詞,選字後可自動記憶。
外語〔次後綴〕:
*《拉丁字母》於〔次後綴〕加上「 ; 」,調出〈大寫字母〉。
*《拉丁字母》於〔次後綴〕加上「 / 」,調出〈小寫字母〉(或無法以大小寫分類字母)。
*《拉丁字母》於〔次後綴〕加上「 ; 」「 ; 」,調出〈組合變音標記〉。
*《日語》於〔次後綴〕加上「 , 」,調出〈平假名〉。
*《日語》於〔次後綴〕加上「 . 」,調出〈片假名〉。
*《韓語》於〔次後綴〕加上「 / 」調出《韓語》〈諺文基礎字母〉。
* 上面〔次後綴〕還須加上〔語言補碼(聲調)〕才是〔全碼〕,但〔簡化打法〕也可輸入。
外語「標點」:
*《拉丁字母》
「 - 」、「 . 」、「 , 」⇨ 單鍵分別打出該標點
「 . 」「 , 」⇨「 ; 」
「 . 」「 . 」⇨「 : 」
「 , 」「 . 」⇨「 ? 」
「 , 」「 , 」⇨「 ~ 」
「 , 」「 / 」⇨「 ' 」
「 , 」「 , 」「 / 」⇨「 " 」
「 . 」「 / 」⇨「半形空格」(另編 jj)
「 . 」「 . 」「 . 」⇨「 … 」
「 / 」「 . 」⇨「 ! 」
(以下編碼為單碼與拉丁小寫次後綴同,增加分號區別)
「 / 」「 ; 」⇨「 / 」
*《日語》
「 - 」⇨「ー」(另編 ev)
「 / 」⇨「・」(另編 av)
「 , 」「 , 」⇨「〜」(另編 sv)
(以下編碼為 單碼 與 平片假名 次後綴同,增加分號區別)
「 , 」「 ; 」⇨「、」(另編 vv)
「 . 」「 ; 」⇨「。」(另編 ov)
(後面加上「語言補碼」才是全碼。)
『同文 洋蔥 mix‧in 版』功能圖示說明:
● 主鍵盤功能說明
(長按:輸出該鍵位上方標識之標點符號和功能)
● 上排功能說明
( Play 商店上「同文輸入法」尚未支援 Lua,使用選字單字符範圍限制『精』,被遮屏字會出現「᰼᰼」,最新測試版實測支援 Lua,可設定消除「᰼᰼」。)
( 原 = 原體 。不以繁體為名稱,因轉換簡體前選字單中有簡體字,故稱原體。)
( 完 = 完整 。精 = 精簡,為選字單中針對中文,只保留 Big5E台灣字集、HKSCS香港字集、JIS日本字集 涵蓋的中文字。)
多附另外一個 mix‧in 版延伸方案:
※ ,與 差異為取消〈大小寫〉和〈平片假名〉的〔次後綴〕,〈大小寫〉和〈平片假名〉個別都分配到一個單獨的〔語言補碼〕(聲調):
- 《拉丁字母〈小寫〉》〔語言補碼(聲調)〕⇨「 空格 (一聲)」
- 《拉丁字母〈大寫〉》〔語言補碼(聲調)〕⇨「 6 (二聲)」
- 《日語〈平假名〉》〔語言補碼(聲調)〕⇨「 3 (三聲)」
- 《日語〈片假名〉》〔語言補碼(聲調)〕⇨「 4 (四聲)」
- 《韓語》〔語言補碼〕(聲調)⇨「 5 (輕聲)」
PS:《拉丁字母》「 ; 」「 ; 」〔次後綴〕調出〈組合字母〉,和《韓文》 「 / 」〔次後綴〕調出〈單音字母〉仍保留。
PS:此方案較單純易理解,且〈大小寫〉和〈平片假名〉輸入準確。實際使用〈大小寫〉〈平片假名〉的調出手順上略輸另兩者(因為在上排) 。
202102 版新增調試過之鍵盤配色:
※ 感謝 RIME 的作者〔佛振〕和 同文輸入法的編譯者〔 osfans 〕,還有其他貢獻的大大們😄️。
※ 感謝給我贊助 (Donate) 支持的大大😀🎉。
※ 會定期刪留言,留言中有用資訊會補充到正文中,說明文章已經夠長了,如果加上大量留言,易只瞄到某篇留言而產生錯誤理解。為了精簡訊息量,請見諒。
贊助(Donate):
從第一個方案上傳已持續更新四年,花了族繁不及備載的心力!
贊助 (Donate) 支持,讓更新更有動力😀!
洋蔥注音《綠界》和《歐付寶》贊助:
如果想對 Rime 主程式 和 trime 同文輸入法 作者贊助,可按文字連接!